
近日,足球超级联赛“汉超联赛”在湖北省武汉市圆满落幕。这场历时近三个月、吸引了20万现场观众的国足盛会,不仅激发了人们对这项运动的热情,也带动了各赛区周边的餐饮、零售、文旅等行业的消费热潮。
“韩潮”走红
引发消费热潮
今年的“汉超联赛”于8月16日开赛,86天内进行了81场激烈比赛。参与的玩家包括快递员、公交车司机、教师、医生以及各界人士。比赛场馆位于武昌、汉口、汉阳。 8元、10元的实惠价格,一票难求已成为常态。
据统计,本次活动共吸引了20万粉丝现场观看双打。其中,揭幕战现场观赛人数达46,780人,创下了观赛人数纪录。中国的一场业余足球比赛。
2025年“汉超联赛”江岸区队经理艾志波:通过这次“汉超联赛”,能够激发各地区、各球迷的热情,大家的投入和积极性都会提高。
“汉超联赛”的火爆不仅在于赛事本身,更在于其“体育+文旅+消费”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。活动期间,各赛区同步举办美食生活聚会,汇聚了包括老字号美食、文创非遗在内的近百个品牌。组委会发放数百万张体育消费券,联手商圈推出限量优惠,释放票根经济活力,构建“吃、住、行、购、娱”完整的消费矩阵,涉及13万人。根据该平台数据显示,首轮比赛前后短短三天内,武汉的酒店和旅游消费暴涨69%。
2025年“汉超联赛”竞赛委员会副主任张莉:首届“汉超联赛”总票房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,赛事赞助金额超过350万元。直接拉动经济消费1亿元,间接拉动经济消费2亿多元。
“运动+”多元融合
城市激活新动能
国足嘉年华将为城市消费“注入”新活力。本月,除了市级汉超联赛外,汉族篮球联赛还将同步举办湖北省百强县暨全国匹克球巡回赛。发挥赛事聚合效应的“体育+”多方位融合模式正逐渐成为新引擎经济增长。
8月下旬开赛的2025湖北省百强县篮球联赛在枣阳、汉川等8个地市举行。集地域特色、美食与流行文化于一体的“体育观看+旅游”模式。低廉的票价和福利门票吸引了众多游客。活动期间,枣阳市文旅消费较上年增长15%,酒店入住率提升至95%。
11月,匹克球锦标赛在武汉大子湖体育公园新建的匹克球场举行。国内最近还没有起飞的新兴项目,主办方对场地的规范化、专业化感到满意。
国家体育总局网球管理中心青少年大众网球部主任孙文兵:到了武汉,看到正在建设10个专门的泡菜球场t,包括棚屋和室外场地。我想这在全国乃至很多地区都是很少见的。这样的好地方才能吸引更多的人。专业场馆的引入不仅保证了赛事质量,也为吸引观众参与提供了基础。目前,武汉市体育设施总数超过4.57万处、96种,总面积4423万平方米,“12分钟健身圈”已基本建成。运动健身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日常生活,对运动训练和运动器材的需求与日俱增。
国家体育总局网球管理中心青少年大众网球部主任孙日兵:随着体育项目的发展,周边企业也会参与到项目中,这将极大地促进经济增长。
体育的价值绝不仅限于体育运动本身。我们相信在赛事方面,跨场馆连接“赛、餐饮、游、购、游”等多种业态,追求“赛事驱动公众参与、产业融合”的独特路径,让体育不仅成为人们生活的“新潮流”,也成为经济增长的“新引擎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