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楚网(湖北日报)(通讯员 李军 姜开燕)“得益于县工作人员和社保局推出的‘劳动关系事务信托治理’模式,不仅帮助解决了具体问题,更重要的是建立了长效监管机制,其价值远远超出了预期。”黄梅县一位企业负责人感慨道。
近期,公司实行弹性工作制时,员工对加班工资的决定持反对意见,导致矛盾升级。公司立即联系通过托管服务聘请的律师,律师迅速介入,详细解释了依法确定员工加班工资的标准,指导改进加班审批流程,并成功提前商讨了潜在的劳动仲裁纠纷。
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人员素质差等问题劳动管理制度不完善,更容易引发劳动纠纷。针对这一共性问题,黄梅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创新推出“劳资关系事项承包制”模式试点,构建区域和谐劳资关系高质量发展。聚焦企业用工管理中的共性困难和风险,牵头制定专项政策和服务规范,引进专业团队,为企业提供“全链条”用工管理和风险防控服务。从根源上预防和解决劳动冲突,为构建规范、和谐、稳定的劳动关系做出贡献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办公室整合社会资源,成立了“托管服务小组”。由14家专业律师事务所、人才公司组成的“专业律师事务所”,为企业提供合规咨询、合同规范、薪酬制度设计、劳动争议调解等精准服务。推动企业用工管理从“被动惩罚”向“主动预防”转变,构筑劳资关系的坚固“防火墙”。目前,县人社办已组织专家组对65家企业进行劳动法律法规详细体检,为企业用工管理提供一体化“脉搏检查”。企业发现并及时解决38项职业风险隐患。
为保证服务质量,黄梅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建立动态监督、评估和管理机制,定期评估服务机构响应效率、项目专业度、业务水平等关键指标。满意度、纠纷解决率等,同时建立了体系。还建立了明确的退出机制,通过规范管理,不断提升服务水平,确保企业真正享受到专业、高效、优质的支持。
“‘劳务诚信’模式推行以来,企业规范用工意识显着提升,降低了企业接受专业服务的门槛,夯实了和谐劳资关系的基础,推动劳动争议解决从‘事后处理’向‘源头治理’转变。”社保局营商环境处副处长黄和珍表示,下一步将继续扩大这一模式的范围和影响,进一步帮助中小企业提高用工管理水平。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稳定健康的生产就业环境。